近日,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在京开跑。20只机器人队伍同场竞技,一起挑战了21.0975公里半程马拉松实地赛道。最终,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优必选科技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32秒的成绩夺得冠军。
受消息影响,4月21日,人形机器人板块震荡拉升。截至收盘,该板块指数大涨3.49%。个股方面,震裕科技涨13.02%,奥比中光涨11.17%,鸣志电器、伟创电气均涨超8%。
首次完成“半马”
人形机器人首次完成半程马拉松赛事,创造了历史性时刻。
据了解,此次夺冠的“天工Ultra”身高约1.8米,体重约55公斤。该产品通过升级,将时速由6千米/时提升至最高峰速度12千米/时。同时,通过搭载“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天工Ultra变得更加聪明。
来自小顽童队的N2机器人以及来自行者二号队的行者二号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其中,小顽童N2来自松延动力,行者二号则来自上海卓益德机器人有限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宇树科技旗下的宇树机器人G1也出现在本次比赛的现场,但宇树科技官方并未直接参赛,而是由第三方公司通过购买的宇树机器人参赛。
除了上述成绩出众的选手,还有很多奇葩的机器人选手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比如身高不足一米的“小巨人”,其外观小巧萌翻全场;“0306小巨人”不仅穿搭赛博朋克,还是一位E人,一边跑步一边向观众挥手致意。
业内人士表示,机器人的一小步,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一大步。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技术突破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应用场景“百花齐放”
今年春节晚会后,伴随着宇树科技机器人的出圈,人形机器人的赛道迅速火爆起来,2025年也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
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发布的《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可见,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在应用层面,主流产品加速从“舞台上动起来”向“工厂里用起来”转变,既能扭秧歌、演杂技,也能拧螺丝、搬重物,加快在制造场景落地。同时,智能机器人也开辟出更多应用方向,比如智能巡检、无人零售、柔性制造、医疗辅助服务等。
工信部表示,新一代智能装备不断发展壮大,移动操作机器人在航空航天、半导体、医药等制造环节的应用已超千台;防爆工业机器人取得了国内外防爆认证,在轨道交通装备和汽车生产等制造环节已实现规模化应用。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认为,随着车厂实训、零售场景探索,人形机器人的行业规模量产节点越来越近。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业制造、仓储物流、食品配送、危险场景率先落地,之后再步入家庭,预计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197万台。
产业链加速构建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明显提速,产业链公司也从“密切关注”到“行动起来”。凭借精密制造经验与供应链的协同优势,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渐向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力。
震裕科技(300953.SZ)主营精密级进冲压模具及精密结构件等业务,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下游家电、新能源锂电池、汽车、工业工控等行业领域。近年来,该公司依托在精密制造领域的优势,不断向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延伸,公司已逐步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所需的精密零件方向取得技术工艺突破。
中鼎股份(000887.SZ)此前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建智能机器人项目总部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中心,预计投资总额为10亿元。均胜电子(600699.SH)表示,公司可以将智能汽车领域积淀的多模态感知技术、高可靠能源管理能力与轻量化材料创新,系统化迁移至机器人产业。
除此以外,许多家电产业链公司也在积极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富佳股份(603219.SH)控股子公司宁波益佳电子有限公司为乐聚机器人代工各类线路板。同时,富佳股份出资设立的芯禾机器人,正在积极研发粮仓用特种机器人,其中LD05粮仓虫情检测预警设备已实现小批量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