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空缺半年之后,重庆农商行(601077.SH)终于迎来了新任董事长,48岁的刘小军即将上任,具有建行、中信信托背景,此前在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在此之前,行长隋军同时代履董事长、董秘职务,身兼三职,曾被认为权责过于集中。近两年重庆农商行已发生多起高管变更。
根据重庆农商行发布的2024年年报,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不过营收压力依然较大,连续两年下滑之后,2024年终于“转正”,不过同比仅增长1.0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增速连续三年放缓。
从2024年重庆农商行财报看,传统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持续下降,依靠强劲的投资收益支撑利润增长。
1
48岁刘小军“空降”董事长,
来自第二大股东
4月16日,重庆农商行发布公告,董事会同意提名刘小军为执行董事人选,选举刘小军为董事长,任职资格需经监管机构核准后生效。刘小军已是重庆农商行的党委书记。
根据公开资料,刘小军1976年12月生,48岁的年纪成为上市银行董事长,算是很年轻了。此前在建设银行、中信信托有多年从业经历。
值得注意的是,刘小军此前还是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该公司为重庆农商行股东,与子公司重庆发展置业管理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共持有重庆农商行总股本的9.54%,为其第二大股东。近日重庆发展投资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人选已变更为张鹏。
重庆农商行前一任董事长是谢文辉,2024年10月16日,重庆农商行公告称,谢文辉因工作调动辞去董事长、执行董事等职务,后前往重庆渝富控股集团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该公司及其关联方共持有重庆农商行总股本的10.14%,为第一大股东。
现任董事长来自大股东,前任董事长去大股东任职,而目前重庆农商行又与这些股东存在关联交易。
截至2024年末,重庆农商行对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集团成员、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及集团成员的授信余额分别为107.67亿元、49.23亿元,占资本净额比例分别为8.44%、3.86%。
来源:重庆农商行2024年年报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银行的董事长及高管由大股东派任,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关联风险,比如大股东可能利用其影响力,以更低利率获取银行贷款、更优惠条件购买银行资产等,这也会损害银行及其他股东利益。
在如何防范关联风险方面,周毅钦说,金融监管部门一方面促进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确保银行的决策机制科学合理,避免大股东过度干预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关联交易监管。要求商业银行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确保关联交易的透明性和公允性,对关联交易进行严格审查和披露,防止利益输送。
目前重庆农商行各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不高,股权结构分散,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谢文辉辞任之后,行长隋军代履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务。2025年1月,张培宗辞去执行董事、副行长、董秘等一系列职务,隋军又代履董秘职务。
所以,在刘小军上任之前,隋军身兼行长、董事长、董秘三职,此前一度被质疑权责过于集中。
图源:罐头图库
近两年重庆农商行副行长一职变动频繁。除了辞任的张培宗,2024年3月28日,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舒静被重庆农商行解聘;次日,重庆市纪委监委通报舒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重庆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4年8月,根据重庆市纪委监委查明,舒静存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多次违规接受宴请,对房贷审核把关不力,挪用公款数额巨大,非法受贿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给予舒静开除党籍及公职处分。
在任高管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挪用公款、受贿犯罪,说明重庆农商行在内控机制上产生了漏洞。
目前重庆农商行为“一正三副”格局,三名副行长周国华、谭彬、张进相继于2023年末至2024年初上任。周国华、张进均来自重庆银行,前者此前担任重庆银行副行长,后者此前担任重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主任、互联网金融部总经理、数字银行部总经理。谭彬则是内部提拔,主管会计工作。
除此之外,2024年1月,董路因工作调动辞去副行长职务,辜校旭因个人工作安排辞去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职务;2024年5月,彭玉龙被聘为非执行董事,12月任职资格获监管批复。
2
营利双增竟“暗藏玄机”,
投资业务成增长引擎
重庆农商行前身为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成立于1951年,在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下于2008年组建重庆农商行。2010年在香港H股主板上市,成为全国首家上市农商行、西部首家上市银行。2019年10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西部首家“A+H”股上市银行。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1.51万亿元,同比增长5.13%,在已公布业绩的上市农商行中位列第一,综合实力是农商行中的“领头羊”。根据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总资产已达到1.61万亿元。
在业绩方面,经过了两年营收下降之后,2024年营收终于“转正”,实现规模和效益双增,营业收入282.61亿元,同比增长1.09%,归母净利润115.13亿元,同比增长5.6%。
不过总体来看,营收压力依然较大,增速较低,净利润增速则连续三年放缓,2021-2024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79%、7.49%、6.1%、5.6%。如果扒开年报详细数据来看,营利双增的背后,利息收入及手续费净收入均在下降,投资收益大涨是支撑其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
图源:罐头图库
2024年重庆农商行利息净收入为224.94亿元,同比下降4.25%,连续三年下降。
截至2024年末,存款总额9419.46亿元,同比增长5.1%,增幅下降3.54个百分点。重庆农商行表示,要持续做好存款结构管控,加强管控成本相对较高的存款产品规模,但实际上个人定存款规模占比连续8年上升,截至2024年末占比69.51%,相较2016年末占比53.02%上升了16.49个百分点。
定期存款利率远高于活期存款利率,近几年由于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虽然银行拉存款相对容易一些了,但是也为此支付了更高的存款成本。
另一边,贷款规模增速慢于存款规模增速,贷款利率下降幅度要高于存款利率下降幅度,尤其是零售贷款业务,2024年规模增幅仅0.55%,平均收益率降幅达到62BP。
来源:重庆农商行2024年年报
在这种情况下,净息差也持续收窄。2024年重庆农商行净息差1.61%,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创上市以来的最低水平。
此外,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12亿元,同比下降10%,连续四年下降,主要因银行卡手续费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重庆农商行其他非利息收入达到41.55亿元,同比增长55.53%,其中最亮眼的是投资收益,2024年为41.99亿元,相较2024年的21.69亿元几乎是翻倍式增长。2020年以来投资收益持续增长,5年翻了5倍多,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2.49%升至14.86%。
来源:重庆农商行2024年年报
若剔除投资收益,重庆农商行的盈利数据恐怕没那么好看。
实际上,2024年多家银行投资收益都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得益于持续较久的债牛行情。中泰证券认为,债牛推动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大幅提升,带动重庆农商行营收增速回正,净利润增速也相应提升。而广发证券则认为,重庆农商行应该“兑现了部分债市浮盈”。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2024年债券市场的持续走牛为银行投资收益的增长提供了有力基础,使投资收益成为缓解银行营收压力、稳定利润表现的重要支撑。
图源:罐头图库
在银行息差收窄、业绩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投资收益能否持续成为重庆农商行利润增长的新引擎?
王蓬博表示,如果银行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和市场预判能力,优化投资组合,合理配置资源,投资收益有望在银行利润增长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银行也需注意避免过度依赖投资收益,应平衡好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发展,实现多元化利润增长。
3
理财子公司规模再创新低,
产品类型单一
过去理财业务是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自2019年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以来,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迅速上升,并且于2021年底管理规模超过传统银行,成为理财产品的主要发行机构。
重庆农商行全资理财子公司——渝农商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渝农商理财”)于2020年6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是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农商行理财子公司,获批成立时间甚至比多家股份制银行都要早。不过在随后几年的发展之中,渝农商理财的“早发优势”并未显现出来。
根据重庆农商行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渝农商理财总资产30.67亿元,同比增长2.75%;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44.12%。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为1137.69亿元,同比下降5.59%。
在成立的前两年,渝农商理财管理规模较为稳定,接近1400亿元,但近两年下降幅度较大,2020-2024年期间理财规模下降了17.71%,而在此期间全市场理财规模增长了15.82%。
来源:Wind
随着理财产品规模下降,渝农商理财利润也随之走低,在规模降幅最大的2023年,净利润只有1.7亿元,同比下降52.51%,相较2020年的6.2亿元峰值下降了72.58%。2024年净利润虽然有所回升,但是相较过去几年仍然处在较低水平。
过去银行理财产品在刚性兑付阶段,银行依靠收益差价获利,实际投资收益扣除兑付给投资者的收益,就是银行赚取的“差价”。
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向净值化转型之后,银行及理财公司的盈利模式发生改变,依靠赚取手续费来获利,包括销售服务费、固定管理费、超额浮动管理费等,投资收益越高,机构赚取的手续费也越多。此外,固收类产品的手续费一般要低于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
渝农商理财发行的产品类型单一,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截至目前,共有554只存续理财产品,全部为固收类产品。
图源:罐头图库
今年2月,渝农商理财董事长李思豆在与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市场研发机构“普益标准”的深度对话中表示,农商行理财往往更贴近当地市场需求,需要服务特定的人群(比如农村居民、小微企业主、中老年客户等),这类客户群体通常偏好风险较低、操作简便、贴近生活实际的理财产品。
所以,农商行及其理财子公司的中低风险、固收类产品占比相对高一些。但如果一味追求稳健,可能会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覆盖多元化需求;同时,固收类产品管理效益较低,依赖规模效应,若规模增长停滞,公司营收及利润易触碰天花板。在债券熊市中,产品净值波动还可能引发大规模赎回。
目前渝农商理财的核心矛盾在于,如何在固收赛道与头部机构竞争,突破区域客群与资产的局限性,实现规模化增长;如何培育权益投资能力,拓宽资金投向,并借助成渝地区政策红利寻找差异化机会。
新一任“掌舵人”刘小军上任后面临的压力不小,能否缓解利息收入持续下降?自营投资这张牌未来如何打?评论区聊聊吧。